罕见“食人菌”席卷全日本上千人被感染48小时致死率超30%!

发布时间: 2024-10-28 00:22:20 |   作者: 新闻中心

  这种“食人菌”病毒到底是什么来路?如此恐怖的病毒,是否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?

  所谓的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,是一种由β溶血性链球菌外毒素引起的急性综合征,主要特征包括局部疼痛、高热、低血压及多器官受累等。

  它的致病机制较为复杂,某些链球菌在感染过程中会引发宿主系统性的细胞因子风暴,病程进展迅速,致死率高,一旦侵入血液和肌肉等人体组织,会导致多重器官衰竭与四肢坏死。

  截至6月7日,日本的感染病例已经接近1000例,据悉这种疾病的致死率高达30%,并且在感染后48小时内即可致命。

  按照日本医护人员的说法,这种疾病一旦感染,就会引发各种并发症,严重点患者还要面临死亡的威胁。

  而且最可怕的是,早在去年这种病毒就已然浮现,并且开始传染,但是因为早期出现的只是个例,所以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,直到现在受感染的人数持续不断的增加,各大媒体才开始跟进报道。

  它的初期症状和普通感染并无显著差别,这也是人们容易忽略的根本原因,为何会有这样的表现,主要是因为它的潜伏期非常长。

  刚感染上这种病毒,病人自己并不会有什么特别的表现,有的人可能也只是发烧,或者咳嗽等,所以很多人只是把它当做普通感冒处理。

  然而当“食人菌”病毒真正开始发作的时候,人们就会惊人的发现,那些被感染的皮肤,会出现一些伤口。

  这种伤口看起来就像是“被啃食”的一样,因此这种病毒也就有了“食人菌”的名字。

  这种病毒还有一个可怕的地方,与普通感染两三天后恶化不同,“食人菌”病毒感染仅仅只需几个小时,就会出现严重的恶化,其速度之快,让人深感恐惧。

  据日本富山大学的科长介绍,他们接收了一名感染“食人菌”病毒的病人,这位病人最开始只是觉得脚痛,后来他明显感觉,自己的下肢慢慢的出现肿胀和发热,于是他立马来医院看看。

  没想到在等待候诊的一两个小时里,这位病人的病情竟然出现急剧恶化,甚至一度出现心肺功能衰竭的状态。

  该科长还表示,患上了这种“食人菌”病毒的病人,想要保住性命,最终只能接受截肢手术。

  值得注意的是,日本方面已经能够公布出来,“食人菌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,是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。

  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,我们平时近距离谈话,或者身体某处出现伤口,都会有被感染的风险,这在30%的致死率面前,能够说是一记重锤。

  而且一直到现在,日本都没找到它的感染源,没找到感染源的日本,同样也无法及时的研制出治疗病毒感染的特效药,那么未来“食人菌”病毒的感染速度也就成了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。

  不过让日本头疼的,是远不止有“食人菌”病毒,近年来,日本手足口病的患者数量有所增加。

  2022年,日本东京地区的手足口病患者数量,就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值,截至2022年7月末,东京的手足口病患者超过1200人,已经到达了“警报级别”。

  面对国内日益肆虐的病毒传播,日本厚生劳动省却向海外人士呼吁,不必因为“食人菌”疫情而放弃赴日计划。

  然而没有人敢去冒这种风险,所以未来日本的旅游业和其他对外经济活动,必然也会受到影响。

  更何况,日本的临海地势,也让它没办法效仿我国应对新冠病毒的举措,这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一旦病毒加重,那么就会有成千上万的日本民众,想尽办法也要逃出日本。

  届时,日本的“食人菌”感染,还会扩展到全世界内,这样也就会引发全世界内的恐慌,据悉朝鲜因为日本的流行病问题,已经取消了平壤举办的运动赛事。

  不过目前各国的疫情防控能力,都较之前有着显著的提升,所以即便日本不给力,其他几个国家自己也能及时有效的对“食人菌”进行防范,所以我们也不要太过恐慌。

  首先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要注意个人卫生,保持良好的生活小习惯,不管是进食,还是打喷嚏,都要及时的用流动的水,去清洗我们的手部,保持手部的卫生。

  另外根据“食人菌”病毒潜伏期长的特点,我们应该及时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,如果出现发热、头痛、乏力等,就应该及时就医进行全方位检查和治疗,同时做好预防措施。

  当前日本的细菌感染依然严峻,希望我们也可以尽可能的避免前往疫区,有旅行需求的朋友也要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,愿我们都能健康生活每一天。

  2024-06-17 11:20 极目新闻 “食人菌”在日本蔓延,感染后48小时即可致命

  2022 08 17 10:04 海外网 日本手足口病患者激增:确诊者幼儿居多 呈重症化倾向

  2024/05/29 日本东方新报 死亡率30%,日本爆发“食人菌”感染病,如何防范